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白沙滩灌区工程: 让盐碱地变高产田
时间:2022年05月24日
  初夏时节,白沙滩上,稻田片片,水波粼粼。日前,引嫩入白工程渠首白沙滩泵站正式开机提水。随着闸门缓缓开启,滚滚嫩江水奔涌而出,一路向前,通过52公里输水总干渠,源源不断奔向镇赉县40万亩农田……   当下,正值水稻插秧时节,在白沙滩灌区重点试验站,记者看到这样一幕:30公顷刚改造完的水稻试验田,经嫩江水灌溉洗礼,呈现一片新绿。灌区工作人员王立国说,5年前,他们开始在嘎什根村开辟试验站,如今,这片盐碱地已经改良为高标准农田。   遇水则兴,有水则富。白沙滩灌区工程项目建设,让滚滚嫩江水源源不断注入八百里瀚海,已建成水利设施既高效又节水,不仅促进了粮食增收,更保障了粮食安全。渠道衬砌工程   白沙滩灌区工程担负着我省重点农业产区镇赉县4个乡镇农业的灌溉和湿地补水任务。“白沙滩灌区是我省重要水稻产区之一。白沙滩灌区工程项目建设对白城市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粮食稳产、农民增收,还极大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引嫩入白工程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姜永平说,白沙滩灌区地处我省西北、白城市镇赉县东北部。该灌区以电力方式提取嫩江水灌溉农田,是国家大型灌区,属嫩江流域,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1.02万亩,实有灌溉面积27万亩,受益人口达24万人。   按照《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引嫩入白工程建设管理局申报的大型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目前已通过水利部评审,并列入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专项投资,总投资22092万元。渠道堤顶路工程   据统计,2000年白沙滩灌区灌溉范围内农业年产值为1.2亿元、水稻年产量为4.2万吨,到2018年,灌区农业年产值4.2亿元、水稻年产量为14.1万吨。   据介绍,白沙滩灌区工程项目建设整体完工后,可改善水田25.8万亩,新增5.22万亩,年节水3878万立方米,增产效益4478万元。届时,白沙滩灌区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5月25日起,恢复开放!
时间:2022年05月24日
关于诉讼服务和信访接待场所恢复开放的公告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法院工作实际情况,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自2022年5月25日恢复开放诉讼服务和信访接待场所。现将相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自2022年5月25日起,符合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的当事人、律师等诉讼参与人,可至我院诉讼服务和信访接待场所办理相关事务;根据法院通知要求,可至我院参加谈话、询问、听证、调解、庭审等线下诉讼活动。   二、有境外及国内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诉讼参与人暂缓接待;其他外地来长返长人员,按照长春市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在健康管理措施结束前不得进入诉讼服务场所。   三、线下办理相关事务的诉讼参与人需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并在安检大厅接受现场抗原检测。如果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24小时内,不需接受现场抗原检测。健康码、行程码异常或有发热(体温超过37.2度)、咳嗽等症状的,不得进入诉讼服务场所。   四、来院期间请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2米以上距离,在规定的场所参加诉讼活动。相关事务办理完毕后应及时离开,避免人员聚集。   五、提倡通过线上或邮寄方式办理相关诉讼事务,非必要不到现场办理。有关立案、提交资料、阅卷、查询、庭审、信访等诉讼服务需求,可通过吉林电子法院、吉林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及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进行办理。   特此公告。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5月23日
小心!核酸检测别被骗子盯上了!
时间:2022年05月23日
最近您做核酸检测了吗?警惕这些诈骗新套路!   01   专业讲解“唬”住你   近期,很多网友收到了这样一则短信:看上去特别专业,却是骗子设下的圈套。  这些链接要么暗藏木马病毒,要么转跳到各种钓鱼网站上去。只要你识破套路,不点击,就不会掉入骗子设下的陷阱。   02   以你没做核酸“唬”住你   如果你没有做核酸,又恰好收到这样的短信,然后又按“规定”一步步完成操作,那你真的就陷入了骗子的圈套。     点开后提示输入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个人信息的,明摆着就是要骗取公民个人信息!   按时配合防疫工作、不轻信就是最好的反套路操作!   03   说你密接“唬”住你   有时骗子会打来电话说自己是某某防疫站的,谎称你附近的小区已经出现有人员感染新冠的情况,而你已经成了密切接触者。   一开始电话中骗子只问了你的行程,之后会给你发送一条短信,通过短信上的链接让你填写个人信息,提交验证码,从而进行诈骗。   疫情期间,有不法分子冒充“权威部门机构”将钓鱼短信包装成各类防疫提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不点不明链接不轻信陌生电话不随意给陌生人转账不泄露身份证、银行卡和验证码等隐私信息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进入禁渔期
时间:2022年05月23日
  为增殖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近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吉林省渔业管理条例》等规定,设置了2022年禁渔期,形成了《吉林省2022年禁渔通告》。   通告规定,2022年禁渔时间从5月16日12时至7月31日12时。禁渔范围包括辽河、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4个流域内西辽河、东辽河、辽河干流,嫩江、松花江干流,鸭绿江干流,以及上述江河段所属支流、水库、湖泊、水泡等水域。禁止除娱乐性垂钓之外的所有作业方式。   通告要求,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在渔港、码头、渔船集中地和渔业企业广泛张贴通告,宣传禁渔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普及渔业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渔民群众对禁渔工作的认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禁渔工作氛围。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通过积极协调公安、边防、工商和市场监管等部门支持和配合,切实加大执法检查频度、力度和市场监管;加大对交界水域、重点水域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反禁渔规定的违法行为。   强化渔业资源养护。加强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特别保护期、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的执法监督;在大规模增殖放流区域实行临时禁渔管理,开展护渔行动,确保增殖放流成效,有效涵养和保护渔业资源。
动力澎湃向未来——吉林省五年来经济发展述评
时间:2022年05月23日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   五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挑战,我省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扣“两确保一率先”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坚实稳健、成效显著,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吉林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创造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步稳蹄急 吉林经济行稳致远   五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我省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初步探索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经过多年积累,我省发展已厚积成势,一份份稳健的成绩单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2021年,我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4%,2020年、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较2019年同期高出46.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恢复速度居全国第一位;   我省粮食生产连年大丰收,2021年总产量更达807.84亿斤,增长率居全国前十大产粮省第一位;   2021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我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全省上下笃信笃行、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结果。2021年,我省将“‘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提升为“‘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揭开了吉林发展的新篇章,开启新阶段。   2022年2月,立春之时,乍暖还寒。此刻,发展热潮已在吉林大地涌动激荡。全省干部群众奋发起早,重点企业的重大项目陆续开工。   2月8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启动仪式在吉林市举行。该项目总投资近340亿元,将新建年产120万吨乙烯、年产60万吨ABS等21套炼油化工装置,改造9套装置,是“十四五”以来国家批准的首个大型石化项目。项目全部使用绿电,建成投产后,企业“减油增化”成效将全面提升,乙烯产能和化工规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仅隔十天,2月1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在长春市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58亿元,是奥迪在华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应用先进的PPE平台和数字化、物联网、环保技术,一期建成后预计年产新能源汽车15万辆……   五年来,项目建设的冲锋号角,一年胜过一年嘹亮。这使得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个个产业蓬勃发展、振兴一方。从沈白高铁、“陆上风光三峡”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到长春都市圈大环线、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从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二期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到长白铁路提速、长白山机场扩建等项目相继完工……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全省投资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如今,在“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开创性成果,项目开工更加密集,消费拉动更加强劲,创新创业更加活跃,动能转换更加顺畅,吉林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新老辉映 产业升级发展动能澎湃   生产总值的跃升,亦源自我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将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强项做强,挖掘出更多的增长潜力,培育出更大的发展动力。创新驱动新旧动能,酝酿多年后,终于奏响了发展的“恢弘交响”。   时节如流,击鼓催征。近年来,我省提出要以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新农业、新旅游、新电商“六新产业”发展和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四新设施”建设为主攻方向,着力扩充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   “加减乘除”一起做,“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一起抓。目前,我省延续近几年产业结构优化的强劲势头,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继续改造升级,医药健康、装备制造、旅游等新的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2017年,老牌国企通钢集团实现多年来首次扭亏为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通钢人一路高歌猛进,多项经营指标创下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2018年,一汽集团新红旗绿色智能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启动建设,当年上半年,红旗产销量分别增长4.2倍、3.1倍。2021年,中国一汽红旗E-HS9出口欧洲正式发车,标志着红旗汽车开拓全球中高端市场取得新成果,一汽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新突破,吉林现代新型汽车制造迈上新台阶。   辉煌不能尘封,精彩仍要继续。吉林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省委、省政府高屋建瓴,把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老歌新唱,唱得响亮”。今天的吉林,产业结构单一的“一柱擎天”正渐次成为过去式,“新老”产业琴瑟和鸣,崭新的“发展交响”正在白山松水回荡:   2021年12月14日,一汽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正式落成投产,多项智能化技术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复兴号“冬奥”动车组率意驰骋,搭载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与记者,引得世界惊叹与赞美;   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自我省启动2021—2022雪季以来,全省冰雪旅游表现强劲,关注度、预售额、浏览量始终雄踞全国冰雪市场榜首。全省冰雪供给能力、产品品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近几年,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我省清洁能源产业前进的脚步不断加快。“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全面启动,我省在建设能源基地的同时,构建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清洁能源产业步伐也悄然加快……   创新让传统企业迸发新的活力,创新亦给新兴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目前,我省正持续加大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投入,新的经济增长点迭代而出。在产业优化、创新发展这条路上,吉林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打破桎梏 解放思想激发源源活力   曾经,“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为我省的发展蒙上阴霾。如今,想在吉林开办一家企业,只要登录市场主体准入“e窗通”系统,就可以足不出户在一天内办结全部事项。“保姆式”的服务呵护企业健康成长,我省优越的营商环境及超前的产业布局意识,不仅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改变了人们对东北的刻板印象。   环境似水,企业如鱼。五年来,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各地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劲头,不断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生长”的环境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2018年4月,我省正式颁布实施《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把行之有效的中小企业政策通过法律形式加以确定,为新时期开展中小企业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几年来,我省陆续推动“银企合作”,破解中小企业发展瓶颈;随后推进“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大限度取消行政许可事项、推进“多证合一”。如今“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在全省全面推行,我省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   提起“吉事办”,在吉人士尽人皆知。如今这个小小程序的掌端服务应用已达200多项。几年来,我省将“吉祥码”作为“数字吉林”建设重要基础设施,在全省累计设置各类扫码站点超120万个,累计扫码超12亿人次,已有2520余万人申领“吉祥码”。   “现在办理政务事项越来越方便了,全程网办一步到位,省时又省力。”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群众说了算。让实干者放心、舒心、安心,才能留下人才,留住资金,才能点燃投资者、实干家、创业者们的信心和雄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几年来,我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诚意、最贴心的服务,助推一批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高端文旅、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在我省兴起新一轮投资热潮。   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我省出台“双创”再升级政策,举办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实施“吉人回乡”工程。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扩面提质,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7户。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全球吉商大会、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2021中德汽车大会、第三届全球制造业服务外包峰会、世界中医药大会第六届夏季峰会、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等重大活动……短短几年时间,我省数次成功举办高层次相关活动,不仅让“吉林名片”越擦越亮,更强有力地推动了到位资金持续增长。   数据最有说服力,在全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大背景下,2021年,我省新登记市场主体63.6万户,增长50.6%,增速居全国第三位。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未来,吉林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重要通知!事关长春市中考
时间:2022年05月22日
关于做好长春市2022年中考招生相关工作的补充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教育局(文教局):   因长春市确定初三年级师生员工复学复课时间为5月24日,为确保全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招生工作平稳有序,现结合实际对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调整中考相关工作时间   1.推荐生报名时间:5月27日—28日   2.推荐生公示时间:5月28日—6月1日   3.中考志愿填报时间:5月28日—6月2日   二、明确推荐生工作流程   各县区、各初中学校按照《长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长春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长教基字〔2022〕6号)文件精神,结合调整后的时间节点,做好推荐生报名、确定推荐名单、名单公示备案、组织志愿填报、择优录取等工作,切实做到过程公开、结果公正。   三、落实推荐生工作要求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属地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自愿报名、择优推荐、择优录取、公平公正”总体要求,科学制定推荐生推荐办法,严格规范推荐程序,确保中考推荐生相关工作公平公正。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组织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会,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确保长春市初三学生家长对中考推荐生相关工作的调整及流程应知尽知,确保中考推荐生工作平稳有序完成。对违反推荐生工作要求的,将追究相关单位、相关人员责任,一查到底,严肃问责。长春市教育局2022年5月21日
0.0532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