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以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为根本目标,以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数智化改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坚持规划引导、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系统推进,统筹提升医药工业数智化发展和智慧监管水平,以场景化、图谱化方式推进医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当前,医药工业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智技术正引领医药工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新技术贯穿医药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全流程,推动行业应用走深向实,实现全链条智能化升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推进数智化转型,加速医药工业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助力我国在全球医药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推动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14项任务直指行业痛点


《实施方案》提出了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并部署14项重点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认为,这些任务直指行业痛点。比如,数智技术赋能行动关注医药健康“数据孤岛”问题,加强医药工业数智产品研发应用,整合释放医药数据要素价值,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实施方案》鼓励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合作建设医药工业大数据平台,形成研发、生产等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并提出落实数据基础制度,推进医药工业公共数据规范化开发利用,完善医药工业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等具体规则,培育专业化医药数据服务企业,支持数据交易机构开展医药工业数据流通共享探索。这有望破解医疗卫生机构临床与药企研发数据脱节的难题。


合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多类主体、多个环节。”余晓晖建议,为进一步落实好《实施方案》,应从四方面着手。


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方面,可通过“揭榜挂帅”、专项资金支持等形式,组织生物医药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等开展协同攻关,加强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突破人工智能算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等核心基础环节,强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据库、临床试验中心等支撑。


在推广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方面,应加快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融合发展,通过产业跨界融合试点示范、案例征集等形式,发掘数智技术赋能优秀项目,打造应用标杆。


在健全一批配套支撑要素方面,优先发展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需求较高的医药数据基础设施,整合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各类数据资源,搭建训练数据库。


在加强人才培养方面,可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通过建立学科交叉中心等方式,形成以“AI+医药”为代表的数智技术跨学科培养体系,打破计算机与医药领域的人才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