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盒马联合外贸企业开发自有品牌,进行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近期,国内头部商贸企业、电商平台齐齐发力,助推外贸企业转内销。
入驻平台,外贸产品开启网上行
作为率先行动的几家平台之一,淘宝天猫推出“外贸精选”专项政策,提供快捷入驻通道、流量倾斜等支持,并创新“半托管”运营模式,由平台专人入驻企业,提供选品、定价等全流程指导。淘天集团“外转内”专项负责人路瀛说:“我们让外贸企业专注产品,平台负责运营,最快可实现当天入驻、隔天上架、七天成为热销商品。”
在商务部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的背景下,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出台出口转内销的扶持政策。京东宣布推出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京东集团公共业务副总裁、黑吉总协调人王冠程表示,京东将在商务部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对扶持外贸企业做好规划布局,在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对接。
在电商平台多重政策叠加下,目前,已有超过两万个外贸厂商对接“外转内”需求,陆续在平台完成了入驻、上架产品、展开运营销售等。
“15家主要电商平台积极响应,打好‘组合拳’,推出订单直采、供采对接等八方面举措。”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比如,加大直采力度,已有电商平台签订超千万元采购合同,并推出后续包销计划;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零元入驻、专人加急等扶持措施;强化流量扶持,提供热搜榜资源、流量补贴等,让外贸品牌触达更多消费者;精准供采对接,今年以来产业电商平台已开展超200场外贸产业带对接。截至4月23日,九家电商平台已开放入驻绿色通道,六家电商平台建立内销专区,对接超6000家次外贸企业,超600家次入驻。
搭建桥梁,更好对接国内需求
近日,在南京举办的“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首场展会上,南通喜腾箱包制造有限公司展位前非常热闹。“这款行李箱能折叠收纳吗?”“网上哪里能买到同款?”此起彼伏的询问声,印证了国内消费者对优质外贸产品的旺盛需求。
该公司总经理李盾介绍,参展的400多款产品几乎售罄,远超预期。喜腾箱包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欧美及日本市场,年销售额约3000万美元,此次展会让他们捕捉到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
展会后,京东、淘天集团等电商平台纷纷抛出橄榄枝,邀请其入驻。盒马采购团队也迅速跟进,与其洽谈合作细节。尽管面临国内电商运营经验不足的挑战,李盾表示,已着手组建专业团队,借助平台代运营支持,加速“外销转内销”进程。
平台企业给力,政府政策助力。为支持外贸企业对接国内市场资源,多地联动电商平台,通过举办对接活动、出台扶持政策等举措,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实现出口转内销新突破。
上海积极发挥电商平台作用,市、区两级先后举办九场“电商助力外贸拓内销对接会”活动,305家企业参加对接,将出口的好产品转向国内市场销售。吉林省商务厅第一时间制定《电商助力出口企业拓内销行动方案》,设计线上活动、资源对接等六方面扶持举措。“我们已和33家外贸企业开展对接推广工作,助力133款外贸产品转内销,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吉林省聚发财集团总裁罗凤斌表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地方政府与电商平台的联动,体现了中国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和执行力。“政府搭台、平台赋能、企业‘唱戏’,这种协同机制不仅降低了外贸企业的转型成本,还加速了内需市场的提质扩容。”他说。
既深耕国内市场,又驰骋国际市场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这一战略调整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外贸企业转内销,是否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收缩?
张建平强调,拓展内销市场不仅不会削弱对外开放,反而能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外贸企业通过内销积累品牌认知度和运营经验,可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为重返国际市场奠定更坚实基础。”他说。
面向未来,这种内外联动的发展模式将如何深化?
张建平分析,首先,数字化平台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内外贸标准对接;其次,供应链韧性将不断增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最后,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实质性提升。“当我们的企业既能深耕国内市场,又能驰骋国际市场时,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增长潜力都将迈上新台阶。”张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