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长春市图书馆开展“小树苗•亲子研学游——小小电视人”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年08月17日
  8月16日,30余位小读者怀揣着好奇和憧憬走进吉视传媒信息枢纽中心,参加由长春市图书馆与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小树苗•亲子研学游——小小电视人”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设置了吉视传媒多项业务参观体验、电视新闻知识科普讲解、互动问答等环节,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带领小朋友们探秘电视台,了解荧屏背后的知识。孩子们跟随工作人员参观了虎豹园区、电视墙、虚拟演播室等区域,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中学习了智慧广电应用、虚拟演播室光影抠像、数字电视发展史等。  活动最后,还举办了第34期义务小馆员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会。图书馆的老师对本期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小馆员工作情况进行了点评,优秀小馆员和家长代表分别做了发言,图书馆和吉视传媒的老师共同为义务小馆员颁发了证书,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小小电视人”,打开新视角,解锁新成长。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揭开了电视台神秘的面纱,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电视新闻知识,开拓视野,探索书本和课堂以外的世界。接下来,长春市图书馆将推出更多社会实践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实践中学得充实、玩得痛快。
携手打造非油业务新亮点,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中石油吉林分公司与吉林省地标协会、省地标供应链公司达成三方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时间:2023年08月16日
  8月15日,“携手打造非油业务新亮点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中石油吉林销售分公司与吉林地标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长春举行。  活动现场,吉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协会(以下称“省地标协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销售分公司、吉林省地标产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省地标供应链公司”)共同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三方将依托“吉林省特色农产品集中供应体系”中丰富的农业产(商)品资源及种类,在全省1000余家中石油昆仑好客便利店内逐步建立以选品、陈列、营销为核心机制的“省地标协会推荐产品专区”,并利用中石油所属加油站及其稳定的消费客户,为吉林特色经济农产品打品牌、扩渠道、畅销路、增销量。此次三方的“联姻”,不仅有助于推进“千店百面”店面升级工程,合力打造吉林省独特、优质、高值和有市场空间的特色联合品牌,面向全国范围推广,同时也将有效拓宽中石油非油业务,搭建特色农业板块,助推公司多元化经营再上新台阶。  吉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协会会长李松梅在致辞中表示,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正处于向农业强省的转型升级期,省内特色农产品面临着具有资源优势、没有品牌优势这一现状,如何“破解瓶颈与难题”是协会所面临的长期性工作。地理标志产品是保护特定地区产品的特性、声誉和其他特征的重要知识产权,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次与中石油的成功签约,各方将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强联合的理念,将协会工作、中石油的业务开展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性、常态化运营,使之成为吉林省非油工作的新亮点。  据悉,为了有效助推吉林省特色经济产业优质高效稳步发展,实现企业增效、地方增收,近年来,省地标协会组织相关专业协会、行业专家,由吉林省地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实施完成了“吉林省特色经济农产品集中供应体系”的建设工作,重点围绕吉林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推动农产品示范基地、标准化体系建设,并结合产品质量动态监管、顾客满意度调查等手段,遴选出吉林省地标产品、特色农产品精品,形成了产品特色性强、质量稳定的“吉林省特色农产品集中供应体系”。目前,产品供应品类主要包括山珍、土特产、杂粮杂豆、大米、农副产品五大类,覆盖产量质量双稳定企业65户、162个品牌,基本代表了吉林省特色经济农产品的全部系列与品种。  吉林省中石油吉林销售公司总会计师刘海波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成品油销售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非油业务已成为成品油销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效益增长点。吉林中石油凭借多年发展起来的加油站网络,通过推广销售吉林地标产品,将有效推动非油业务规模增长和运营效益提升,从而助力公司打造差异化、高附加值的商品与服务。同时,随着全省中石油加油站“地标专区”的设立,将有效推动吉林省广大特色农产品企业形成销售网络终端,打造并形成联合品牌,从而进一步助力吉林优质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
今年农博会,科普大集与您准时相约!
时间:2023年08月15日
  8月15日上午,吉林省科协召开第二十二届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活动新闻通气会,吉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出席会议并通报活动情况。  据介绍,今年科普大集活动与往年相比,亮点纷呈、特点突出,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 “五四”青年节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的主要内容和科技小院成果进行宣传展示,探索创新“科技小院”模式,号召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持续发挥科研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推乡村振兴。同时,为加快培育吉林省农村高素质人才,今年科普大集还将举行吉林省“农工巧匠”优秀典型颁发证书活动。  “科技小院”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阵地,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作用明显。今年按照省委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科技小院”的相关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并作出殷切期望之际,本届科普大集将采取展板介绍、实物展示、科技小院场景搭建、科技小院产品展示等形式对我省重点科技小院进行宣传,展示的科技小院涵盖水稻、谷物、玉米、木耳、桑黄、蓝莓、葡萄等,力争通过科普大集这个窗口,进一步向外界展示科技小院工作成果,为农业农村发展插上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双翼。  此外,本届科普大集,吉林省科协将邀请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中国农技协相关领导,联合省乡村振兴局、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相关领导,为我省已评定的“农工巧匠”优秀代表颁发证书,引导社会崇尚技能,发扬创新创造精神,争当新时代“三农”工作奋斗者,助力我省乡村振兴。  不仅如此,此次科普大集上还将进行健康科普宣传和义诊、吉林省农民科学素质知识竞赛现场竞答、公益惠民科普演出、千名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农村科普带头人逛农博、科普图书资料赠阅等一系列科普活动。  据悉,科普大集是吉林省科协自1996年起,连续多年打造的品牌活动,深受省内外广大农民朋友和市民欢迎。吉林省科协以农博会为契机,开展精准农业科技推广,持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扎实开展“送科技下乡”。同时,科普大集作为长春农博会中“产业示范与科普教育”板块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了解政策、收集信息、学习知识、借鉴经验、见识新产品新技术的好机会。  穆晓东表示,吉林省科协将按照“四服务”职能,围绕省委部署要求,引领农民树立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持续推动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坚定依靠科技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吟诗入画  循梦入境 ——长春市图书馆举办“寻梦演书”专场活动
时间:2023年08月12日
  8月11日晚,长春市图书馆文化讲堂座无虚席,大家共赏“寻梦演书”专场演出,沉浸在演员精彩的表演中,体会那些伟大诗人、文学家创作千古名篇时的心境。  “寻梦演书”专场活动是2023长春市民读书节“图书馆奇妙夜”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通过朗诵表演的形式演绎古诗文名篇,让现场的市民充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动上,长春市朗诵协会作为演出团体,派出了一众名角。他们在表演中以声入情,以形入境,演绎朗诵古诗文名篇,展示出了朗诵艺术独有的魅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钗头凤•红酥手》《声声慢•寻寻觅觅》《满江红•怒发冲冠》……长春市朗诵协会的艺术家们,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全方位的作品理解与个人的声线特点、表演艺术等完美结合,为大家呈现了一场高雅的视听盛宴,现场气氛热烈。  近年来,长春市图书馆通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阅读推广活动,不断延伸和拓展服务领域,刷新市民对于阅读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市民对于阅读的喜爱和参与,让市民在优质文化获取中不断成长,充实自我,丰富生活。  接下来,在市民读书节期间,还有更多的惠民文化活动纷涌而至。据悉,8月18日晚,一场主题为“阅听雅音”的钢琴音乐会将在长春市图书馆文化讲堂如期演出,为市民带来更多惊喜!
一首《地球母亲》唱响生态之歌 ,《2023中国好声音》今晚迎来“学员抢位战”
时间:2023年08月11日
  今晚,《2023中国好声音》播出第三期,四大战队陆续满员,学员抢位战一触即发!  坚守声音品质、燃动多元音乐。以梦想为帆前行十二载,新一季《中国好声音》在提升年轻态活力的同时,注重以充满生命力的原创作品,传递年轻人的时代感知,用歌声唱响热爱的力量。本季节目除了音乐的多元改编和模式的创新迭代以外,通过一首首金曲,彰显了标杆音乐节目的时代价值。 一首原创歌曲《地球母亲》唱响生态之歌  本期节目中,刘宪华战队的学员李在溪将在首次“学员抢位战”中,动情演唱自己的原创作品《地球母亲》。这是他写给“地球母亲”的生态之歌,歌曲中“怀抱是我渴望的,我会好好珍惜的”等句子,通过李在溪的深情演绎,流淌出对“地球母亲”的大爱,一字一句、一弦一律,引发了观众浓浓的情感共鸣。  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的每一次表演,都是学员表达自我的机会,特别是学员的原创作品,更能传递出他们真实而纯粹的情感。在“学员抢位战”中,李在溪积极应战“选我、选我”,在battle环节,他用个人特色鲜明的曲风,为观众献上饱含深情的原创作品《地球母亲》。音乐响起,“每当我看到天边的晚霞,勾起些许回忆……”动听的歌声,把观众带入人类与蓝色星球的呢喃对话。  8月15日,全国首个生态日活动主场活动将在湖州举办,而湖州吴兴区正是《2023中国好声音》的录制地。《地球母亲》以环保为主题,将对绿色生态的呼吁融入到歌曲之中,唯美浪漫、情真意切。《2023中国好声音》也将借这首献给“地球母亲”的歌,借音乐之声,为全国首个生态日活动唱响“序曲”。 “非洲玫瑰”用歌声唱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在新一期节目中,还将有一位特别的学员亮相,她就是来自南非、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Moe莫维蒂。据Moe介绍,她从小就在父母的鼓励下学习中文,18岁时参加了“汉语桥”比赛,还在云南上过大学。她喜欢中国美食,更热爱中国文化,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  在网友们的鼓励下,Moe来到《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并自信地按下了“盲选赛道”的按键。她希望通过歌声,让导师和观众感受到自己对中国的爱。舞台上,Moe特地选择了一首中文歌,声音浑厚而富有感染力,让四位导师情不自禁沉醉其中。  究竟Moe带来了怎样的表演,让导师们纷纷点赞,深爱中国文化的她,又将加入哪支战队? 首场“学员抢位战”今晚上演一场实力碰撞  随着导师们的一次次转身,四大战队正陆续满员。本周新登场的学员中,国风说唱音乐人陆燃人如其名,说唱结合舞蹈,一首国风二创曲燃动全场;看似内向的音乐男孩“川川”李志成,用歌声唱出心里的话;来自重庆的唐康宁则以音乐传递温暖,超群唱功令人赞叹;罗杨云子曾苦练8年唱跳,在幕后的她重回舞台,展现了不俗的表演功力。  战队满员,一心只为“好声音”转身的导师不得不面对“残酷”抉择。潘玮柏也将成为本季第一个做选择的导师,而对战的学员们则信心满满,谁也不想辜负这个舞台,力图呈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首场“学员抢位战”将在哪几位学员之间展开?他们又将带来怎样的精彩对战?今晚(本周五)8时20分浙江卫视、今晚8时50分Z视介客户端,《2023中国好声音》邀你一起见证梦想碰撞的花火!
文脉传承 极致匠心, “天一•家源1953”(三期)项目盛大启幕
时间:2023年08月10日
  8月10日,“天一•家源1953”(三期)项目盛大启幕,吉林省天一集团领导,以及吉林省地产达人、行业媒体、合作伙伴等嘉宾参加开幕式。同时,“天一•家源1953”(三期)中轴景观示范区、工艺工法展示馆、样板间同步开放。  “天一•家源1953”(三期)作为吉林省天一集团今年的重点商业项目,不仅仅是天一集团的匠心之作,更是城市理想生活的范本。  吉林省天一集团自1992 年成立以来,把“地产为本,全业发展;文化立企,百年天一”作为企业努力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相继开发建设了天一•地矿花园、天一•朝阳•地矿花园、天一•家源 1953(一期)、天一•家源 1953 (二期)、天一•和院等众多优质地产项目。  吉林省天一集团总经理万晓薇在致辞中表示,“天一•家源1953”(三期)示范区的匠心之处主要体现在其区位优越、质量顶级、结构合理、价位中下、物业一流、景观别致等方面,是天一集团新的精品力作。同时,三期项目又延续了“天一•和院” 的建筑美学和建筑风格,更是以宋韵华风为设计基调,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文脉传承,极致匠心。房产达人小马哥从最稀缺、最亲民、最“洋”房、最美工地、最具“传承”性、最具“确定性”、最能激发“创作欲”等多方面阐释了他对“天一•家源1953”(三期)项目的精辟见解,引得现场观众连连称赞。著名书法家、中国悬纸书法第一人,天一集团工会主席穆志刚挥毫泼墨写下“和院文脉,宋韵华风”八个字,与此情景相得益彰。  做文化地产,让建筑更有生命力。多年来,吉林省天一集团把“建最舒适的住宅,筑最魅力的家园”作为企业宗旨,天一人怀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始终致力于努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天一人在“天一•和院”建设了首面“中国汽车历史文化墙”的基础上,打造首道“中国汽车历史文化街”,让春城人民体验不一样的汽车文化。  据悉,“天一•家源1953”(三期)项目交付后,标志着“天一•家源1953”项目全部落成。下一步,吉林省天一集团将加大服务力度,把已经交付使用12年的一期项目、交付使用5年的二期项目,统一梳理打造成全新的一二三期融为一体的家源景观。届时,绿影婆娑、景观簇新、和院文脉、宋韵华风的“天一•家源1953”小区,将成为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为广大业主带来更为舒适和幸福的居住体验。
音乐指引前路,《2023中国好声音》为梦想作传
时间:2023年08月07日
  上周五(8月4日),《2023中国好声音》播出第二期,又有多位极富个性的学员登上舞台,演唱风格丰富多样,从流行到摇滚,甚至还有京剧花旦带来融合唱段,感动了不少观众。两位华裔女孩也备受瞩目,其中,维莉莎具有穿透力的嗓音获网友盛赞,“真的很有张力”“唯美,又有力量”。   节目“好听又好看”,可谓渐入佳境,第二期揽获全网热搜107个,其中微博热搜63个,抖音热搜8个。不少观众表示,这届《中国好声音》的学员实力越来越强了,更加期待之后的战队比拼能擦出火花。截至目前,四位导师共计收入15名学员,其中周华健战队拥有多名实力唱将,薛之谦战队的个性学员也有黑马之姿,潘玮柏成功在上周收入3名学员,刘宪华则收获了不错的原创音乐人,四大战队雏形渐成,着实令人期待。以乐抒情,古韵新唱不变坚守之心   上周节目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那一抹“婚服”的红色。花旦出身的戚琦以一曲《婚约》博得全场的喝彩与敬意,也让潘玮柏感动落泪。   戚琦用她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古老的京剧艺术,当通俗唱法融合京剧唱腔,唱出的依然是中国韵味、诗情画意。从戚琦坚定的眼神中,导师和观众都看到了中国戏曲人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传承”的使命感让他们勇于创新,只希望年轻人能更多地了解戏曲、喜欢戏曲。正如薛之谦导师鼓励戚琦的那样,“让年轻人去听戏曲很困难,但我们一起尽力。”让“中国声音”唱得更响、传得更广,也是《中国好声音》理应肩负的使命。   戚琦的表演不仅承载了文化的厚度,更有情感的浓度。她在这首歌中寄托了对丈夫的思念,用歌声唱出“长相厮守,不离不弃”的心愿。真挚的情愫直击人心,柔软的身段内里尽是坚毅,无怪乎潘玮柏导师会看到哽咽。   全新的“明选赛道”给了戚琦这样的学员一方独特的展示空间,希望借由唱歌之外的方式完成个性表达。比如选择跨界唱跳的学员张天赐,他一心想把b-boy的舞蹈融合进舞台表演,证明只要坚持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学员们以“好声音”为基底,在表达方式上多元探索,成功拓宽了舞台维度。以乐系情,华裔归乡探寻文化之根   《中国好声音》面向全球华人,越来越多的华裔来到了这个热情且充满可能性的舞台。他们之中有的是第一次“回家”,有的与亲人久别重逢,“好声音”之旅将成为他们难忘的夏日回忆。   马来西亚华裔女孩维莉莎在节目播出之后获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节目中,她带来的一曲《乘着风》悠扬大气、穿透力极强,歌曲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她一同乘风遨游,精彩的演绎也获得导师四转。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华裔女孩可楼则是在网友的鼓励下报名了《中国好声音》,一首《我的美丽》细腻婉转,歌声化作勇气的翅膀,让她一扫平日的胆怯,与所有爱听她唱歌的人建立起连结。   华裔学员们凭实力留在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旅程才刚刚开始,相信她们还将在“好声音”获得更多文化共鸣。以乐怡情,拥抱热爱重塑向上之力   音乐浇注梦想,许多来到《中国好声音》的学员都说自己被音乐改变,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汲取向上的力量。   对《中国好声音》学员而言,音乐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职场白领蔺颇的另一个身份是乐队主唱,当他带着原创作品《抵抗引力》亮相时,高质量的词曲和演唱实力让导师连连称赞,惊叹于他所爆发出的强大摇滚能量。而享受“玩音乐”的李在溪则在节目中找到了两个“知音”——潘玮柏和刘宪华,两位导师在为他转身之后,都迫不及待地要与他交换创作心得。无论学员还是导师,聊起音乐的时候眼里都闪烁着热切的光芒。   《2023中国好声音》回归“好声音”,用极致舞台和互动编织出一幅生动的追梦图景,谈及音乐的每一个人都闪闪发光,节目则把这束梦想之光投射到观众心间,完成正能量的传递。   《2023中国好声音》吸纳多元表达,传递音乐的纯粹美好,也期待着更多世界各地的华人来到这个舞台一展歌喉,让音乐发光,让梦想闪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锁定每周五晚8时20分在浙江卫视播出,晚8时50分在Z视介客户端上线的《2023中国好声音》!
长春市图书馆“经典传承”朗诵专场活动异彩纷呈
时间:2023年08月05日
  8月4日晚,长春市图书馆举办了“经典传承”朗诵专场活动,为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为2023长春市民读书节“图书馆奇妙夜”系列活动之一,由长春市图书馆、吉林省经典诵读协会主办,吸引了众多朗诵爱好者前来观赏,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经典传承”朗诵专场活动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通过朗诵的形式,将中华经典诗词名篇的古韵与内涵传递给现场观众,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魅力。  整场演出涵盖了先秦诗经、唐宋八大家、元明清诗词等多个历史时期、多个文学流派的名篇佳作,朗诵老师们与长图公益课堂的学员们一同登台演绎,将观众带入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学画卷中。  在演出现场,每一位朗诵者都用心地诵读,将经典诗词的美妙传递得淋漓尽致。观众们不仅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还在朗诵中深入了解了每首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内涵,受益匪浅。长图公益课堂的学员们也展现了优秀的朗诵水平,彰显了公益教育的成果。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立了互动交流环节,增添了现场氛围的温馨与活跃。  长春市图书馆此次举办的“经典传承”朗诵专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长春市图书馆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让中华文化瑰宝永远闪耀在人们心中。
0.0514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