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0日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十七 |
公众号
小程序
今日热点
28个世界冠军!徐梦桃的追梦故事,太热血
时间:2022年02月15日
  俯冲、起跳、空中旋转,动作一气呵成,落地干脆利落。2月1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举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冬奥会“四朝元老”徐梦桃终于获得了她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大满贯。   1990年出生于辽宁鞍山的徐梦桃,已经从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整整20年。   在徐梦桃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徐学君就发现,女儿身体的柔韧性非常好。1994年,徐学君把四岁的女儿送到了鞍山市体校体操培训班。为了帮助女儿练习,徐学君还从外面捡回来一个旧地毯,铺在家里的水泥地上,为徐梦桃自制训练场。随着身材越长越高,加之膝盖骨比其他运动员偏大,徐梦桃逐渐不再适合体操运动。2002年,12岁的她来到沈阳体育学院,转项开始练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这一练,就是20年。徐梦桃参加的每一场北京冬奥会比赛,她的启蒙教练、家乡人民和小运动员们都在鞍山市军事体育学院为她加油助威。胡婧怡摄   她的体操启蒙教练张丽萍回忆,“桃桃从小就表现出不同于别的孩子的韧劲儿和自信,训练累了,别的小朋友都哭,她总是乐呵呵的。”   刚接触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徐梦桃是从观看录像开始的。在看过若干比赛资料片后,教练陈洪彬让徐梦桃说说她的感受。“老危险了!”徐梦桃的话逗乐了陈洪彬。不过,随后徐梦桃又说:“任何项目都会有危险的,做一个项目就要练好,我要练好它,将来为国争光!”   平日的训练中,徐梦桃对自己要求很高,教练教了一次,别人按照要求做一次动作,而徐梦桃会多做两次,并务求动作标准到位。   2005年,15岁的徐梦桃收获了自己第一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全国冠军赛冠军;2007年,她为中国赢得了第一个世青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2009年,徐梦桃在莫斯科夺得自己第一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冠军;2013年,获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挪威世锦赛冠军……   2022年1月6日,在2021-2022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加拿大站的比赛中,徐梦桃获得了自己的第27个世界杯冠军,成为了空中技巧项目的世界杯历史第一人。徐梦桃家中摆满了她的奖牌。胡婧怡摄   徐梦桃的家中摆满了她在各地比赛收获的奖牌。众多“世界冠军”中,唯独缺了一个“奥运冠军”。   2010年,温哥华,徐梦桃首次参加冬奥会,取得第六名。2014年索契冬奥会,徐梦桃作为夺冠热门错失金牌,取得一枚奥运会银牌。平昌冬奥会时,徐梦桃在技术、心态等各方面都达到了最佳状态,第三次征战,她扔下了一句“拿不了金牌就退役”的狠话。然而金牌,再次与她失之交臂。赛后的采访中,徐梦桃满脸泪水:“我不想哭,真的是尽力了,真的是很不容易,真的想拼这块金牌啊。”   高高的跳台,动辄五六十公里的时速,加上各种高难度的空中翻转动作,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成为极具观赏性的项目。但对于运动员来说,却意味着风险时刻存在。在过去的10年间,徐梦桃曾做过4次大手术,半月板切除了近70%,但每一次摔倒后,她总又顽强地爬起来。   无论身体还是心理,这注定是属于勇敢者的运动。   心情平复后,徐梦桃毅然收回前言,在社交媒体发文道:“三届冬奥会我都是那个‘拼’金牌的姑娘,为祖国拼金牌是使命也是荣誉!付出再多汗水泪水都值得,没有放豪言,只有出征的决心!不想退役,梦想依然在,不甘心也不放弃。”   北京冬奥会,徐梦桃曾在赛前表示:“我就希望能把我最精彩的一跳,把我的竞技状态表现出来。我就是拼了,拿了就拿了,不拿也不差这一次失败了。”虽然如此,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赛摘银后,有网友发现镜头下的徐梦桃好几次低头望向胸前的银牌,仿佛在确认它的颜色,然后眼角流了泪。徐梦桃的父母全神贯注观看女儿的比赛。邱宇哲摄   每次看徐梦桃的比赛,父母徐学君和王凤丽都要穿上徐梦桃提前寄来的中国队领奖服。父亲徐学君说:“桃桃练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整整20年,一直很执着,作为父亲我认为她真的很棒!”徐梦桃。人民网记者胡雪蓉摄   2月14日,徐梦桃终于如愿!因热爱而坚持,因梦想而坚定,练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20年,徐梦桃用坚韧、拼搏还有奋斗,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诠释着奥林匹克精神。徐梦桃。人民网记者胡雪蓉摄付出终有收获热爱造就传奇为你骄傲,徐梦桃!
高亭宇夺冠发布会飙东北话,同声传译也安静了……
时间:2022年02月14日
  “格路”“壳”“整”……你知道啥意思吗?   12日晚,黑龙江伊春小伙高亭宇破冬奥会纪录夺金,实现中国男子速度滑冰金牌“零突破”,成为国内外媒体赛后采访的焦点。在赛后混合采访区和新闻发布会上,高亭宇回答记者问题时一波地道的东北话,让现场诸多媒体记者和同声传译的传译员猝不及防。高亭宇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接受采访   发布会现场仿佛变成了东北话“考级”的考场,当在场很多记者都一脸蒙的时候,龙头新闻记者此刻深深地感受到了冬奥赛场的“语言优势”。   当有国外媒体记者提问高亭宇,怎么形容自己的性格时,高亭宇稍作思索回答说:“我比较格路。”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在紧急搜索“格路”是什么意思,还是等着高亭宇做进一步的解释,现场一度出现了几秒钟的安静,发布会的新闻官赶紧问高亭宇是不是作答完了,高亭宇说:“我说完了。”此刻陷入迷茫的恐怕还有现场同声传译的传译员,难为传译员小哥了。   高亭宇说自己赛前一天腿部拉伤了,当记者问他是怎么调整的、有没有因受伤影响心情。高亭宇东北话再次上线:“谁惯着谁呀?来呗!整呗!干就完了!”“上场就是壳。”许多记者都被他爽快霸气的回答逗笑了。   参加完发布会,估计不少记者都在疯狂搜索,这些“东北嗑”都是什么意思。
0.0755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