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后的首个冰雪季,一幅精彩无限、唯美动人的冰雪画卷在吉林大地迤逦铺开。


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山上雪友纵情飞驰,山下娱雪乐园里欢声笑语;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滑雪场,各地雪友纷纷打卡“世界雪屋”、萌宠踏雪徒步等特色冰雪体验项目;长春冰雪新天地宏大的冰雪建筑流光溢彩,游人如织……2023 年春节假期,吉林省热“雪”沸腾,接待国内游客 1154.6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3.61%,增幅高于全国 0.51 个百分点;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111.78 亿元,同比增长 33.31%,增幅高于全国 3.31 个百分点。


近年来,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的吉林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发展冰雪产业、建设冰雪强省作为打造旅游业“万亿级”产业重要引领和动能支撑,全面构建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商贸为核心的现代化冰雪经济体系,多维度打造“长白天下雪”全新品牌,不断打通“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冰雪“冷”资源正在成为吉林人民因雪而荣、因雪而幸、因雪而富的“热”经济。




游客纷至沓来“搅热”冰雪


“瞧,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看着接踵而至的游客,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民宿老板张增华感叹。


春节的 7 天假期,滑雪摄影师张嘉东拍了 4300 多张照片。每天早上 8 点半,张嘉东就赶到滑雪场给游客拍照,直到晚上 9 点夜场滑雪结束后,才收工回家。


2022-2023 雪季,从长白山上到松花江畔,从林海雪原到冰湖腾鱼,纷至沓来的游客“搅热”冰雪。时间回溯到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赋予吉林旅游人重新审视生态资源的新视野。同年 9 月,吉林省出台了全国首个《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随之,成立冰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吹响了发展冰雪产业的冲锋号角。再接再厉,2021 年 10 月,出台《吉林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吉林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全产业链模式发展冰雪的省份。


目标既定,笃行不怠。


吉林省深挖冰雪资源价值,构建冰雪产业布局,创新冰雪产品供给,着力做好“冰雪 +”文章。首开冰雪文化培育先河,“粉雪”文化深入人心。首创“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发展在吉林”品牌,冰雪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额、接待总规模多年保持全国首位。“中国品质滑雪在吉林”“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看吉林”已经成为各界共识。


“没想到吉林省的滑雪场这么多,周边的配套也很好!”上海游客张先生感慨道。《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显示,2018 年至 2020 年,吉林冰雪旅游重资产投资额位居全国前列。在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雪季,吉林省持续加大冰雪经济相关产业投资。2022 年,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开工建设 7 个重点项目。此外,一批滑雪度假区纷纷对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进行了升级,不断丰富游客体验。


目前吉林省已建成 75 座滑雪场,拥有 319 条雪道,滑雪场单日最大接待量达到 10 万人次,成为全国滑雪接待规模最大的省份。


这个冬天,长春冰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长白山之冬”冰雪旅游季、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等各种冰雪节庆赛事活动,已成为吸引游客参与冰雪旅游的重要抓手,滑粉雪、赏雾凇、泡温泉、享民俗、过大年等复合型冰雪体验,愉悦着游客的冬日生活,缤纷着大美吉林的冬韵时光。


全民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也是对“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落实。


赛事活动高潮迭起,冰雪运动场所人气飙升,大众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年来,冰雪运动在吉林省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吉林冰雪运动的最好时代。冬奥盛会注入的活力和动力让吉林人更加自信担当。


冬奥会闭幕至今,吉林省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 13 枚,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牌 40 枚,举办第三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等比赛 80 项,全省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 8000 多家体育协会、俱乐部举办全民健身活动 3000 余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 411 亿元。


实现“快速发展”的不仅在竞技场。滑雪场“开板”以来,省内各大雪场迎来一波波客流高峰;以“健康吉林·乐动冰雪”为主题广泛开展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更让全民参与冰雪活动热情高涨,并形成了持久而浓厚的冰雪文化氛围。


在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中,青少年冰雪运动尤其值得一提。


“今年雪季,我们为 4 至 14 岁的滑雪爱好者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冰雪冬令营和专业的滑雪训练营。”天定山滑雪学校校长潘红闯告诉记者,“北京冬奥会后,滑雪场上儿童逐渐增多,而且有一个有趣的变化,雪场上儿童的年龄越来越小。”


通化万峰滑雪度假区上个雪季刚开门迎客,今年,这个滑雪场以亲子项目为重点,专门投入一家新酒店用于儿童冬令营,室内装修陈列既具有功能性又充满童趣。长春庙香山温泉滑雪度假区新雪季上新了 3000套雪具,其中 20%为儿童专用,休息大厅内还增加了儿童休闲娱乐区域。


吉林省还持续加大“冰雪运动进校园”力度,支持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配备冰雪运动器材,并将专业体育教师队伍引进和培训当作另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冰雪运动的种子已经在学生心中播撒下来……


冰雪产业实现创新突破


冰雪之于吉林的意义,是要有效放大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充分兑现冰雪资源价值。


走进东北袜业园织袜有限公司的 2000 平方米冰雪袜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各类纱线让人目不暇接。过去的两年间,从这里外销的冰雪袜累计超过 10 万双。


据了解,这个雪季,辽源多家服装企业已合计销售滑雪服超 2 万套、滑雪防护手套 4000 副;辽源市汽车改装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滑雪板打蜡车,也已投入使用……


吉林市规划建设的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已吸引一批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签约落户,国产雪车、雪蜡车等装备实现零的突破。


冰雪消费的持续升温,加快激活整个产业链。短短几年间,从专业冰刀到滑雪模拟器,从自发热滑雪袜到短式冰雪滑橇,从迷你多功能冰雪车到冰雪旅游场地装备和智能服务技术实验室,吉林省冰雪装备产品从无到有,冰雪科技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冰雪经济连通城乡。随着冰雪旅游的发展,曾经深藏在大山里的村庄也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旅游“打卡地”。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有餐厅旅店 108 家,民宿床位 1700 多张,150 多名村民从事餐饮服务。今年春节期间,南沟村农家乐已累计接待游客 2 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近 200 万元,生动诠释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硬道理。


勇立潮头,春山可望。全要素、全链条、全领域做好后冬奥时代“冰雪 +”文章,加快建设冰雪强省,吉林冰雪的精彩蓝图将继续舒展、升腾,吉林冰雪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