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黄灿灿的稻田、绿油油的山野一望无垠。眼前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蓝天白云下的创业村美不胜收。
  吉林省洮南市车力乡创业村是吉林省科协包保帮扶村。自脱贫攻坚以来,吉林省科协一批批扶贫队员扎根乡村,甘当脱贫攻坚领头人;一批批农业专家不辞辛劳,奔走在乡间田野,谱写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王鹏远:“甜蜜”产业带来甜蜜生活
  在第二十届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科普大集上,记者见到了吉林省洮南市车力乡创业村村民王鹏远。


洮南市车力乡创业村村民王鹏远


  “我们村这次来科普大集学习的一共13人,我老早就报名了,就怕来不上!”王鹏远说,科普大集长见识、涨知识。说起脱贫,王鹏远感慨颇多。“我们村以前院墙破烂不堪,路面七高八低,自从省科协驻村工作队来了,村容村貌得到了规划,统一的围墙、大门,最主要的是我们知道自己能靠什么致富!”
  特色产业是脱贫的“金山”。吉林省科协帮助贫困户做庭院经济,发展扶贫产业,并为村里每户家庭建设一栋冷棚,面积至少300平方米,主要种植西瓜、香瓜和蔬菜。同时,驻村工作队在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为冷棚种植提供全方位服务。
  “我们村这几年的冷棚在种省科协帮助引进的小凤黄瓤西瓜,这种西瓜外观小巧优美,肉质极为细嫩脆爽,甜而多汁,收益是传统大西瓜的几倍,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深受大家欢迎。”王鹏远说,随着当地瓜果种植大棚的不断开发和利用,“田间采摘”也时髦起来,让大众的闲暇时间更轻松有趣,生活也更甜蜜。


王淑萍:轮作种植因地制宜促增收
  科普大集上,科普图书资料赠阅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吉林省洮南市车力乡创业村村民王淑萍正在展台前精心挑选图书,特色种植养殖的书籍吸引她驻足了好一会儿。


洮南市车力乡创业村村民王淑萍


  “我主要想挑选有关庭院经济的书。由于冷棚里的蔬菜需要合理轮作,合理利用土壤肥力,所以每年需要的书也不一样。我在去年的科普大集上引进了优质的豆角新品种——绿金钩,今年地里种的就是!”王淑萍说,冷棚种植可以种两茬。第一茬种的是羊角蜜瓜,现在第二茬种植的就是绿金钩。“这绿金钩真的太好吃了,而且比普通的豆角高产,现在市场价可以卖到7元钱一斤,市场需求量也特别大,科普大集助力我们在种植业上增产增收。”
  几年来,在吉林省科协大力支持下,创业村的村民都忙碌起来。通过专家给出科学、高效、精准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创业村这片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悄悄地变了样。


于洋:扎根在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既然选择了驻村工作,老百姓的事儿就是我们驻村工作队队员的事儿。”吉林省科协驻村工作队队员于洋这样说。“80后”的于洋是去年跟着脱贫攻坚的队伍来到创业村的,今天他带着村里的村干部、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一起来感受科普大集的智慧力量。


吉林省科协驻村工作队队员于洋


  说起创业村,于洋满腔热情。“今天我带着创业村的村民来赶科普大集,让他们可以面对面地和专家唠唠养殖、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感受科技氛围,学习科技知识。”于洋说,日常驻村工作队会定期给农民做政策宣讲和技术培训,引导村民发展新产业,实现产量、质量持续增收。
  每到秋收时节,吉林省科协组织的专家团队就会走进田间地头,走到村民家“唠唠嗑”,解惑答疑,再给明年的种植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谈起今后的打算,于洋说,“到今年6月份,我的工作任务已经结束了。前一段省科协乡村振兴工作队报名的时候,我又积极报名并被选中。希望在未来两年的时间里,尽我所学所懂,帮助村民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走有特色的产业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