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第二十届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简称“长春农博会”)拉开序幕,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农业博览园主办的科普大集,成为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此次科普大集活动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争当农业科创先锋”为主题,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吉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动员组织吉林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大力推动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科普大集示范引领性强
  科普大集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自1996年起连续打造多年的品牌活动,自镶嵌到农博会以来,与农博会平台强强联合,共同搭建起面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大型科普宣传阵地,是农民了解政策、收集信息、学习知识、借鉴经验、见识新产品新技术的窗口。多年来,科普大集在依靠科技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科普大集活动示范引领性强,农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省级学会、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团、吉林省科技志愿服务总队、吉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专家以及各地乡土专家近百名亲临大集,开展科技咨询和医疗义诊,现场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精准服务;桦甸市、九台区、辉南县三个优秀国家科普示范县,通榆谷物、靖宇蓝莓等七个科技小院以及一批示范性项目轮番亮相;现场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措施,免费发放科普图书资料,此次科普大集精心设置的10余项活动,内容丰富,真正为参观者,尤其是农民朋友奉上一场丰盛的“科普大餐”。


科普工作更接地气儿
  锦绣黄桃、蜜汁葡萄、吉胜李子……现场,这些科技之花结出的累累硕果,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驻足观看。“这种盆栽锦绣黄桃能欣赏还很实用,我想买几棵试种,好的话,就在我们当地推广。”来自九台区的塔先生向吉林市园艺特产协会工作人员咨询了有关情况后欣喜地说。



  科普大集是农民了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重要平台。今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本着“更接地气儿”这一工作思路,在广泛收集农民们所关心的技术焦点、难点问题后,进行了集中汇总,并反馈协调该领域的技术专家答疑解惑,亲临现场指导农民致富增收。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科普大集参观、咨询者络绎不绝,同时,也有众多参观人群被科普大集中央的LED大屏所吸引。这里正在进行着农民科学素质知识现场竞答,问题涉及疫情防控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等知识,现场互动频繁,还有小礼品相赠,气氛十分热烈。在展台侧面,十余种科普书籍正在向公众免费发放。据介绍,为了打造本届科普大集“逛集”新体验,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在不断推进科普工作深入人心的同时,也将趣味性融入其中,让每一位参观者逛集不累,还收获满满。


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普大集还特别设置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作金句”“吉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战略部署”“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七项主要工作”展板宣传,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坚持科技创新,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为了让科技的触角深入农村,惠及于民,近年来,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加大科普宣传、培训等相关工作推进的同时,全力加快科技小院建设的步伐,让梨树玉米科技小院、通榆谷物科技小院等七个科技小院,在促进农业高产高效技术创新、示范推广、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充分发挥重要作用,真正让科技下乡,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2021年6月,吉林省农技协成立了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吉林省分联盟。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孙承常就是常驻梨树玉米科技小院的一名科技工作者,去年他来到科技小院,踏寻着师哥、师姐的足迹,将科研实验成果播撒在这片土地上。“‘黑土地少动土多还田’,‘梨树模式’应该进行深入总结和推广。”孙承常平时所做的工作就是对土壤水分、植株采样等进行检测分析,从玉米出苗,到打药、施肥等全程不间断,同时在春耕或秋收时节还会召开现场会,指导农民使用新技术。



  “我们通过和省内涉农的高校联合,依托其作为学术支撑的主体,由导师结合各县产业的构成,把自己的研究生派到小院常驻,一方面研究生增长了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上的技术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科普工作,科技小院建设工作已写入2021年吉林省委一号文件。我省“科技小院”的建设,为联系涉农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使涉农科技人员团队能够直接驻扎在农村生产第一线,与农民、企业和政府“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开展科技创新,指导增产增收,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为推进农业提升发展质量和乡村绿色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