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了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九台贡米被评为“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彰显了消费者对这一品牌的深厚认可。作为长春地区三大上榜地理标志品牌之一,九台贡米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积淀,更凝聚着现代生态农业的智慧,从土壤到气候,从种植到加工,每一寸生长轨迹都镌刻着独有的品质密码。
生态基底:黑土与活水的馈赠
九台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坐拥世界仅占10%的黑土资源,这片经过亿万年植被腐殖积累形成的沃土,有机质含量高达3%-10%,远超普通耕地数倍。富含氮、磷、钾等天然矿物质的黑土,如同为稻米生长铺就的“营养温床”,让每一粒九台贡米都能充分汲取大地的精华。
松花江、饮马河穿境而过,为稻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灌溉。这些源自长白山的天然水系,经层层渗透过滤,水质清冽甘甜,富含微量元素,既满足了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避免了工业污染的侵扰。活水循环带来的恒温效应,更让稻田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为稻谷灌浆期创造了稳定的生长环境。
生长韵律:四季分明的时光淬炼
九台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年均2600小时以上的日照时长,让水稻在灌浆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淀粉与蛋白质;昼夜温差普遍达10℃以上,有利于稻谷中糖分和氨基酸的沉淀,这也是九台贡米口感清甜、香气浓郁的关键所在。
长达140-150天的无霜期,配合年均积温2800℃的自然馈赠,让水稻有充足时间完成从抽穗到成熟的全过程。冬季-20℃以下的严寒,更能天然杀灭土壤中的病虫害和杂草种子,减少农药使用,为绿色种植奠定基础。这种“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节律,赋予了九台贡米独特的风味物质。
种植智慧:古法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作为历史上曾进贡朝廷的“贡米”,九台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种植技艺。当地农户坚守“稀植壮苗”的理念,每亩稻田种植密度控制在1.2万穴以内,确保每株水稻都能获得充足的阳光和养分;采用“浅-深-浅”的灌溉方式,通过调节水位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水稻吸收养分的能力。这些代代相传的经验,让九台贡米保持着地道的原生品质。
现代农业科技的融入更让传统种植焕发新生。当地推广的“稻渔共生”生态模式,在稻田中养殖河蟹、泥鳅,通过生物间的自然循环控制病虫害,减少化肥使用量;卫星遥感监测、全程品控溯源系统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土壤墒情、水稻生长状况的精准把控。传统与科技的碰撞,让九台贡米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更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需求。
行业典范:品牌引领下的发展新篇
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有力推动下,九台贡米正沿着更清晰的路径加速发展。借助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等平台,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在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技术扶持下,当地正进一步推动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产业链延伸及电商渠道拓展,这些都让从业者干劲十足。
吉林省合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喜阳告诉记者:“公司深度融入吉林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与九台贡米地标品牌矩阵,通过品牌赋能实现了多维突破。包括依托吉林大米‘白金名片’的公信力,结合九台贡米‘皇家贡米’的文化基因,推动产品的溢价能力,使企业利润率提升了3%以上。同时借助九台贡米地域资源,构建了‘品种选育—基地种植—科技加工—文化体验’全产业链。通过‘稻蟹共生’、‘稻鸭共生’、生态模式开发农旅研学融合项目,带动二产附加值向三产延伸。公司依托九台贡米‘重要农业文化遗产’IP,打造出‘合十农场餐厅’文旅IP,实现品牌价值叠加放大。”
长春市禾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武说:“企业自有农场2014年成立,从最开始的60亩地发展到现在包括绿色、有机种植面积达2250亩,建立了加工生产线,年加工量达2万吨,同时注册了‘稻满呈’和‘玖甄粮米’两个大米品牌。在省粮储局等相关部门的扶持下,从2023年到现在销量提升了40%左右,年销售额提升至800万元-1000万左右。”
九台贡米协会会长邹文龙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点亮“九台贡米”地理标志这一名片,九台贡米协会联合九台贡米集团建立了九台贡米品控溯源系统,颁布了九台贡米商标授权管理办法,以提升九台大米企业的品牌公信力。同时还组织大米企业积极参与各种线上及线下的展销活动。“今年我们就组织了238家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大米企业参与了展销活动,同时建立了71603亩九台贡米优质原粮基地,助力九台贡米更好地走向全国。”
从黑土地的滋养到松花江水的孕育,从四季分明的气候到古今智慧的融合,九台贡米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吉林大米地理标志品牌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份凝聚着自然馈赠与人文匠心的品质,不仅是九台农业的骄傲,更是吉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未来,九台贡米将继续坚守品质初心,让这份来自黑土地的美味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