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日举办的吉米金穗“五大经典”领航行动中,“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评选备受瞩目,德惠大米凭借独特魅力成功入围,成为吉林粮食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黑土赋能:沃土藏金,滋养天生好稻
  德惠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水稻带”,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松辽黑土区。全市耕地面积达23万公顷,其中80%是肥沃的黑土类,土壤耕层深厚,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为主,腐殖质含量极高,为水稻生长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丰富的营养。在这样的土壤中孕育出的水稻,天生就带着茁壮生长的底气,奠定了德惠大米卓越的品质基因。



气候加持:光温水润,沉淀独特风味
  德惠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区,这里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432.9小时,充足的光照让水稻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能量;年平均降水516.4毫米,为水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水分条件。无霜期143天,秋季昼夜温差大,是水稻干物质积累的黄金时期,这一气候特点使德惠大米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沉淀养分,形成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同时,相对冷凉的气候使得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农药使用量低,保证了大米的绿色无公害,让消费者吃得更健康、更营养、更放心。


活水滋养:五河润田,好水育好米
  “一江四河”,即松花江、饮马河、沐石河、雾开河、伊通河流经德惠市,江河流域植被覆盖良好,工业企业稀少,水质清澈且无污染,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且充沛的水源。松花江作为重要的灌溉水源,其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融入到每一滴灌溉水中,滋养着稻田里的水稻,让德惠大米从源头就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基础。



生态种植:稻渔共生,守护绿色品质
  在种植方式上,德惠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稻田中养鱼、养蟹等,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农田生态系统。鱼类和蟹类的活动不仅可以疏松土壤,其排泄物还能为水稻提供天然的有机肥料;同时,这些水生生物能够捕食稻田中的害虫,实现生物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大米的绿色生态品质,实现了生态与农业的和谐共生。


品牌扬帆:地标护航,香飘四方
  如今,德惠市拥有55家获证大米加工企业,分布在各个乡镇街,年种植面积达75万亩,年产量45万吨。“松江佰顺”“倒淌河”等52个品牌凭借优质产品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赢得了良好口碑。这些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使德惠大米畅销国内多地20多个省市地区;借助电商平台,德惠大米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甚至远销海外,让世界品尝到来自吉林黑土地的独特风味。2023年,“德惠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为德惠大米品牌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成立25年来,专注于德惠大米的种植生产和销售,近些年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粮储部门的积极对接下,参与了全国500余场次推介和展销会,扩大了品牌影响力,正是得益于吉林大米和德惠大米品牌的背书。”吉林省松江佰顺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英灼介绍说,在提出吉林大米品牌打造之前,企业年利润率不到1%,在参与吉林大米品牌打造后,企业平均利润率达到了5%以上,而且销量仍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



  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一谋划下,德惠大米的发展迎来了更好的机遇。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局将从多个方面助力德惠大米发展。一是加强品牌建设,利用“吉林大米”整体品牌影响力,提升德惠大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推动技术创新,组织专家为种植户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德惠大米的品质和产量;三是拓展市场渠道,组织企业参加更多国内外大型展会,搭建电商销售平台,帮助德惠大米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四是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德惠大米的品质安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从肥沃的黑土地,到适宜的气候条件,再到科学的种植方式,德惠大米在每一个环节都积累着独特优势。在吉林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大舞台上,德惠大米正以其卓越品质,成为吉林大米品牌集群中的佼佼者,未来也必将持续散发着独特魅力,走向更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