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3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9.89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8%。其中,出口 5.65 万亿元,同比增长 8.4%;进口 4.24 万亿元,同比增长 0.2%。
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增
外贸进出口增速逐月提升。今年 1 月,受春节假期影响,进出口下降 7%;2 月“由负转正”,当月增长 8%;3 月同比增速提升到 15.5%,呈现逐月向好态势。一季度进出口整体增长 4.8%,较去年四季度提高 2.6 个百分点。
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增。一季度,全国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 45.7 万家,同比增长 5.9%。其中,数量较多、灵活性较强的民营企业为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季度民营企业 38.4 万家,增加 7.5%,进出口5.18 万亿元,增长 14.4%,占进出口总值的 52.4%。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 3.04 万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 1.65 万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 30.7%和 16.7%。
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提升。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6.46 万亿元,同比增长 7.9%,占进出口总值的 65.3%,较去年同期提升 1.9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3.68 万亿元,增长12.7%;进口 2.78 万亿元,增长 2.2%。
“新三样”表现抢眼
一季度,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即“新三样”,合计出口 2646.9 亿元,同比增长 66.9%,占全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 1.7 个百分点,达到 4.7%。
对整体出口增长的拉动力持续提升。去年“新三样”拉动中国出口整体增长 1.7 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拉动出口整体增长 2 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大。
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中国“新三样”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英国五大市场出口分别增长 88.7%、88.1%、103.5%、121.7%和 118.2%,规模合计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 71.6%。
各类外贸主体出口竞相发力。一季度,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等经营主体出口“新三样”均实现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 79.3%、40.9%和 121.9%。
其中,民营企业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 65.4%,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 4.5 个百分点,占出口总体的比重高于民营企业。
电动载人汽车领跑“新三样”。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出口 647.5 亿元,增长 122.3%,增速在“新三样”中最快;占中国汽车出口的比重提升 5.1 个百分点,达到 43.9%。
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10 周年,也是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提出 10 周年。
从今年一季度看,中国对东盟进出口 1.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1%,高出整体增速 11.3 个百分点,规模占进出口总值的 15.8%。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 16.8%,占进出口总值的 34.6%,提升了 3.5 个百分点;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 7.3%。
“受益于 RCEP 实施生效带来的政策红利,我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持续升温。一季度,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规模占与 RCEP 贸易伙伴外贸规模的 50.8%,占比超过一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一季度,中国企业在 RCEP 项下享惠进口货值 182.5 亿元,减让税款 4.8 亿元;出口 622.9 亿元,可享受成员国关税减让 9.3 亿元。全国有 578 家经核准出口商自主出具 RCEP原产地声明 2181 份,货值 20.5 亿元。
吕大良表示,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随着RCEP 生效实施红利持续释放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 3.0版谈判进程加快推进,双方经贸合作有望继续保持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