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6%……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 年,中国工业经济回稳向好,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加快。


工业经济彰显“压舱石”作用


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2022 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严峻复杂,稳增长压力较大,中国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工业经济回稳向好“,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9.1%,规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5.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6%,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工业拉动经济增长 1.1 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拉动 0.8 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 27.7%,较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


2022 年,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数据显示,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4%,高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4.4 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 8 年保持全球第一,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 93.4%。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平稳


2020 年以来,受疫情持续影响,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助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2022 年各类市场主体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 4 万亿元,其中约四成惠及小微企业;截至 2022 年 11 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 1-11 月,规上工业中小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10.5%、6%、0.3%。


同时,工信部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997 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 7 万家;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过 5000 多万家(次)。田玉龙介绍,对 1800 多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调查显示,2022 年 1-11 月,“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10.7%,高于规上工业企业 5.2 个百分点。


近日,针对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立足于“纾困和服务两手抓,调结构和强能力并行推”提出 15 条具体举措。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2023 年,工信部将着力扩需求、促循环、助企业、强动能、稳预期,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方面,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确保《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各项工作圆满收官;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方面,抓好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育集群等重点任务,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在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制定出台《加快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工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开展一批工业绿色微电网、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建设等试点。


今年工业经济能否延续回升态势?田玉龙表示,2023 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工业领域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还比较大。“但总的来看,工业经济增长态势和格局没有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稳固。随着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有效释放,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态势保持不变,将为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更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