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月26日召开的世界5G大会上获悉,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我国5G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稳步推进,商用进程不断深化,终端生态日渐丰富。
研究机构和业内专家表示,5G将高效串联起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加速实现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的应用投资,预计到2025年将累计带动超3.5万亿元的投资。
5G基站超70万个
下一步建设规划浮现
当前,我国 5G 建设阶段性成果显著。在 2020年世界 5G 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表示,目前我国 5G 独立组网初步实现规模商用,网络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截至今年 10 月,已累计开通 5G 基站超过 70 万个,终端连接数超过 1.8 亿个,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终端方面,获得入网许可终端已达 253 款,其中 5G 手机 218 款,价格已逐步下探到 1500 元左右,还有进一步下探空间。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制造、医疗健康、能源、农业、教育、金融等行业成为热点领域,矿山和港口等有望初步实现落地推广。
围绕 5G 建设和发展,多部门将展开进一步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将重点做好三项行动:一是 5G 网络完善行动,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基础网络体系,推动 5G 建设全面提速;二是 5G 应用跃升行动,加大公共场景开放力度,推动 5G 应用创新;三是 5G 共享共赢行动,坚持推进开放发展。
刘烈宏表示,将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稳步推进5G 网络建设,工信部正在会同运营商制定明年的基站建设计划,将积极推进共建共享,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同时深入推进 5G 技术研发试验,加大芯片模组的研发,促进 5G 泛智能终端等产品发展。
运营商也在会上透露了下一步的建设规划,共建共享成为关键词。中国电信表示,将坚持共建共享,稳步推进 5G 网络建设,提高覆盖深度,保持适度的网络建设超前。中国联通将确保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 5G 网络的规模部署。中国广电在 2021 年将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将 700 兆共享中频的网络大力推进 5G 网络,覆盖省会、市县和大乡镇。中国移动也表示,2021 年实现全国城市县城区及部分重点乡镇的 5G 良好覆盖,完善 3+3+X 数据中心布局,深化云网、云数、云智、云边融合。
产业链持续成长
溢出效应凸显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相里斌在会上表示,以 5G为代表的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高效串联起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加速实现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的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在垂直行业应用和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
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到 2025 年,5G 网络建设将累计投资达 1.2 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的应用投资,预计到 2025 年将累计带动超过 3.5 万亿元的投资。国内设备龙头将持续受益,华创证券认为,2020 年我国 5G 基站建设达到预期,2021 年运营商资本开支小幅增长,5G 时代全球设备商集中度持续提升,国内设备商龙头有望继续抢占份额。另外,5G 基建和数据中心建设驱动光模块产业发展,2021 全年高景气趋势确立。
华西证券认为,今年是 5G 大规模建设元年,5G建设的长期趋势不可逆,伴随着 5G 基站覆盖面的持续提升,有助于 5G 终端的爆发,相应地,将带动天线、射频等整个相关产业链持续快速发展。
万联证券认为,云游戏、超清视频、电商体验、竞技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都会受益于 5G 技术的发展。预计 2020 年至 2025 年,5G 可拉动电信运营商网络投资 1.7 万亿元,垂直行业网络和设备投资 0.47万亿元。在促进消费升级方面,预计 2020 年至 2025年,5G 商用将带动 1.8 万亿元的移动数据流量消费、2 万亿元的信息服务消费和 4.5 万亿元的终端消费。
此外,安全产业也迎来机遇。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瑞文表示,随着 5G 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安全、云网安全、终端安全、数据安全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都有大量工作要做。
“5G 作为无线通信平台,将物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等融合起来,构成了完整的新一代基础设施,5G 的溢出效应将给众多行业带来数字化转型的全新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