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2个传统商圈和20家“一店一策”试点企业基本完成升级改造,打造地标性消费项目;上海新开首店数量持续蝉联内地首店之都桂冠;广州引进一批高端资源集聚的重大项目;天津以精品商圈建设助力品牌聚集;重庆加速打造商文旅体融合集聚区……2021年7月,上海等五个城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时隔一年,五个城市纷纷交出了成绩单。


7月8日,上海地标性的南京西路商圈上,迎来了知名意大利奢侈品集团OTB旗下四大先锋时尚设计品牌Maison Margiela、MARNI、JIL SANDER、AMIRI旗舰店入驻,这也是近期亮相上海的高能级“首店”之一。


首店首发经济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招。上海在吸引首店首发方面持续加大力度,2021年累计开设各类品牌首店1078家,今年上半年吸引了366家首店落户,新开首店数量使其持续蝉联内地首店之都桂冠。


在北京,2021年以来,新落地首店近1300家,处于全国首店经济第一梯队。同时,北京传统商业提质升级效果明显。通过对北京完成升级改造的22个商圈统计监测看,2021年,除环球度假区商圈尚未纳统以外,其余21个商圈限额以上商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794亿元,同比增长43.7%,两年平均增速32.6%,占全市社零额的比重达到12%。


综合来看,2020年和2021年,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指数分别为91.3和98.4,呈上升势头。


在广州,除了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等核心指标稳步提升外,还有一批高端资源集聚的重大项目落地。据统计,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优质商业载体总面积超50万平方米。2022年上半年,全市高端商贸业新洽谈项目166个;签约项目44个,协议投资总额252.12亿元;注册项目59个,协议投资总额75.87亿元,预计年营收276.7亿元。


此外,重庆、天津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也都各有亮点。


记者获悉,接下来,五个城市还将从壮大首店首发经济、打造便民生活圈、加快商业数字化转型等多个维度发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助力消费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