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历了疫情,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筹备工作仍稳步推进。五年来,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以进博会为纽带,更多参加进博会的外资企业依然看好中国、坚定投资中国。
进博会筹备稳步推进
记者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获悉,第五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1月10日如期举办。目前,第五届进博会正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进博局方面介绍,全球参展商参展报名签约积极踊跃,签约面积占规划面积的比例已经超过75%。值得注意的是,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对进博会的青睐度不减,签约数量已经超过250家。
除了企业商业展,第五届进博会国家综合展筹备工作也进展顺利,目前已有多国确认参展。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正围绕“全球开放”核心主题和国际公共产品定位有序组织筹办,将邀请全球政商学界嘉宾展开高端对话讨论,并将在2021年基础上继续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2》和世界开放指数。
目前,第五届进博会已正式接受专业观众报名和配套活动申办,人文交流活动、现场服务保障等其他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进博纽带”更加紧密
4月到5月,第五届进博会共举办23场线上推介活动,包括8场针对不同国别或地区的“云招展”线上推介会和15场涉及不同展区专区的线上推介会。
5月26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还发出了一条特别的公告,宣布推出第五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特别支持措施,符合条件的企业商业展参展企业可减免搭建费,并宣布将企业商业展报名截止日期延长至7月31日。
第五届进博会还首创了“采购商‘买什么’和参展商‘卖什么’”的双向信息公开,帮助买卖双方提升匹配度。目前,已有53项展品(或服务)信息对外公布,40余万家参加过前四届进博会的采购商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获得了精准推送的展品信息。
在2018年首届进博会期间由展商自发倡议成立的进博会参展商联盟,也在持续发挥“进博纽带”的作用。5月18日,数十家进博会参展商联盟中的外资企业还在云端参加了线上交流会,表达了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进博企业来深耕中国
“我们是中国发展和开放的见证者,通过进博会的窗口,我们也是中国机遇的分享者。疫情没有改变我们对上海和中国经济的看好。”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在回答企业为何疫情下在上海设立了中国首家投资公司时说。
像欧莱雅这样的进博企业不少。进博会的“老朋友们”,正在全力以“复”,持续深耕中国,期待今年11月再度亮相“进博舞台”。
6月1日,上海的麦德龙商场全面恢复营业。麦德龙中国总裁蔡天乐说,为了满足居民的线下购物需求,麦德龙组织供应商加大了订货量,米面油、肉蛋奶等按照以往3至5倍的量进行备货。现在,麦德龙上海8家商场员工的复工率已经超过90%。
“今年,我们将带着7款新品第5次前来进博会。”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韩励说,通过进博会的平台,恒天然与客户的签约数额逐年递增,“过去四年,进博会助力我们在中国的业务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