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吉林省产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产投管理集团”)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家级金融平台与地方产业投资平台的深度协同迈入新阶段。吉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宇龙,中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亮出席签约仪式,吉林产投管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志龙与中金公司党委委员、管委会成员王曙光代表双方签约。




央地共筑产融生态圈

助力吉林产业高质量发展
  座谈中,陈宇龙对中金公司长期以来给予吉林经济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围绕金融支持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与陈亮交换了意见。陈宇龙表示吉林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攻坚期,既拥有“家底厚”的产业根基,新能源资源禀赋优越、碳纤维等产业基础雄厚、冰雪经济爆发式增长,也面临传统产业升级资本缺口大、新兴产业培育金融支持不足的“转型之困”,希望双方借此机会,以金融助力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陈亮表示,与吉林产投管理集团的签约,是深入践行国家战略,进一步支持产业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中金公司将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充分汇聚各方耐心资本,积极为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双方达成共识,此次合作将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产业,围绕“三个方向”展开攻坚。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谋划设立产业基金,聚焦汽车装备、现代农业等赛道,通过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资本运作,助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共建光电信息、碳纤维等领域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链,依托中金全球资源网络,推动吉林科创企业“引进来”技术与“走出去”市场双突破。
  特色产业激活价值。创新冰雪资源、生态旅游等金融支持工具,设计“冰雪+文旅+生态”产融方案,探索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吉林路径”。


四大机制突破护航战略落地

央地资源双向赋能
  作为吉林省省级产业投资平台与国内顶尖投行的强强联合,吉林产投管理集团和中金公司将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围绕“耐心资本培育”与“新质生产力打造”两大核心命题,构建覆盖“募投管退”全链条的产融合作体系和“共担共享”深度协作模式,为吉林振兴发展提供“金融+产业”双轮驱动样本。双方将采取以下合作方式:
  吉中投融直通车:打通项目库与资金池信息壁垒,实现从精准匹配到投后赋能的闭环管理。
  人才智库共建:联合开展深度产业研究,共享各类研究成果,加强队伍交流,培育复合型金融人才。
  风险收益平衡:中金发挥头部券商风控优势,吉林产投管理集团强化属地资源整合,共筑安全投资边际。
  业务布局共建:在汽车、卫星等吉林优势产业合作战略布局,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精诚合作

彰显央地合作新范式
  此次合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双方将以此为契机,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方向,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加快优化产业布局以及数智转型,打造产业创新高地,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合作不是简单的资金对接,更是构建涵盖资本运作、产业升级、制度创新的生态系统。吉林产投管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志龙表示,将开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最大程度提升决策效率。中金公司党委委员、管委会成员王曙光表示,感谢吉林省财政厅和吉林产投管理集团的信任支持,中金公司积极响应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国家战略,近期已组建东北区域投行团队,未来将进一步利用这次战略合作契机,全力跟踪和服务好吉林省内特色优势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在央地协同的新范式下,吉林正走出一条“金融活化资源——资本升级产业——创新引领振兴”的突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