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长春“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介绍了“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的有关情况。
据悉,“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是长春市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产业化公司中科紫东太初联合打造的国内首个低空行业大模型,也是长春市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具体实践。
此次发布的“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融合了“紫东太初3.0”多模态大模型的混合专家模型架构与深度推理能力,并针对国产化算力平台进行了深度优化,面向低空经济行业具备更加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服务能力。具体来看有以下优势,一是能够适配主流国产计算芯片和硬件设备,确保数据安全,自主可控;二是可以24小时全天候监测,并且综合处理图像、视频、雷达、传感器、卫星定位等多类型的数据;三是具备能感知、会思考、懂决策的能力,可以综合多维度数据进行研究判断,输出解决方案等。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原材料,数据的体量与质量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可打通低空经济相关的高质量数据资源,融合卫星遥感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气象数据、城市交通数据等多源数据,围绕飞行管理、空域管理、时序预测、立体交通管理等方面,构建开放性行业大数据训练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和多模态低空知识库等,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另外,“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将多模态感知、智能预测、实时决策等能力应用于低空经济的核心场景,并面向社会全面开放,支持企业便捷、高效地接入,通过使用其积累的高质量数据、前沿算法及工程优化能力,为复杂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提供更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
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迅速迎来了发展热潮。长春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吉林省发展低空经济战略部署,发布《长春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构建了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的“一核心、三基地、四支点、一走廊”的产业空间格局,力争在低空经济领域实现飞得好、用得好、发展好的战略目标。“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将把人工智能在数据融合、产业应用、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应用于低空经济领域,通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未来产业的形成与集聚,招引更多优质的高科技企业、人才、项目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