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三届长春农博会科普大集启幕,本次科普大集以宣传推介科技小院技术成果为重点,吉林省科协共邀请全省30家各具特色的科技小院来到现场展览展示。马铃薯、番茄、梅花鹿……吉林省一批农业领域科技小院带来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了吉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新风貌。
吉林梅河口马铃薯科技小院
作物复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土豆和各类杂粮摆放整齐。一大早,吉林梅河口马铃薯科技小院展位前迎来了不少访客,现场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这是我们小院种植的‘实验一号’黄心土豆,它个大圆润,表皮光滑,口感特别好。”梅河口市山城镇西花园村村书记赵焕彬说,四月初农民第一茬种土豆,扣上地膜,铺上滴灌管,采用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灌水、施肥,提高作物单产。七月中旬土豆收获后,还可以再种一茬白菜。这样,在同一片土地种植两茬作物,就能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据赵焕彬介绍,目前,吉林省开展了马铃薯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借此契机,依托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小院于今年成立,并成功研制出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种植复种白菜模式、优质水稻和红螯螯虾稻渔共养模式,解决了单产提升和利润增收问题。目前,小院种养殖面积达310亩,开展科技培训5场,培训农民30人,辐射带动2个乡镇100人增收致富。
吉林通化熊蜂科技小院
熊蜂低温授粉效益可观
“这就是我们养殖的熊蜂。我们常把它们比作是蜂类的运动员,因为它们身体强壮,个头比较大,活动范围广,出巢温度低,授粉群数量不如蜜蜂密集,10亩地用一个授粉群就够了。” 吉林通化熊蜂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长春师范大学教授时东方说。
据时东方介绍,蓝莓花期是五月中旬,室外温度比较低,蜜蜂不能及时授粉。小院养殖的熊蜂出巢温度在8度左右,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蓝莓以及吉林省寒地浆果花期授粉不及时和授粉率不高的难题。熊蜂授粉后,作物产值可增加20%左右,品质更好,效益可观。这项技术成果在设施农业里用途广泛,效果十分明显,目前已推广至东北三省以及北京市等地,累计授粉面积达5万余亩。
吉林双阳鹿科技小院
推动梅花鹿标准化养殖
“我们小院坐落在双阳湖畔,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科学的饲养技术,目前已经形成集梅花鹿养殖、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吉林双阳鹿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长春科技学院教授唐玉娇说,小院主要从事梅花鹿养殖、产品研发等工作,解决鹿产业化生产中饲养管理及疫病综合防治等问题。现有圈舍面积5.2万平方米,散养林带面积25万平方米,种植基地15万平方米,主要养殖纯种双阳梅花鹿。
近年来,在吉林省科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小院建立了鹿的档案系谱图,促进纯种梅花鹿的保种留用,做到鹿源可追溯。同时,根据鹿的不同生长时期、环境变化、生理状态等,为企业研发优质生产饲料,提高效益。此外还建立了全体系的防疫制度,推动梅花鹿标准化养殖。目前,小院自主研发转化的产品已陆续上市。
吉林龙井番茄科技小院
“农业+文旅”撬动三农经济
“这是我们小院种植培育的串珠樱桃番茄,每年成熟期是七、八月份,这种番茄果型漂亮,都是成双成对的。它们口感清新,甘甜脆爽,甜度可达8°以上,很多游客都会为小番茄慕名而来。” 吉林龙井番茄科技小院农业技术员孙可心说。
小院成立于2024年,由吉林省科协、延边大学依托龙井绿品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占地面积30公顷。小院以研究和推广现代无土栽培技术为目标,通过“农业+文旅”的创新运营模式,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与产量,推动了延边地区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小院已开展科技培训100场,培训农民200余人,辐射带动5个乡镇,帮助500余人增收致富,获得“吉林省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农技协科普教育基地”、“吉林省研学旅游基地”等多项荣誉。
从水肥一体化种植复种模式到熊蜂低温授粉,从梅花鹿的全产业链条开发到“农业+文旅”产业模式的转变……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上,越来越多致力于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小院不断涌现,这些先进高效的种养殖模式和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省内外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
吉林省科协一级巡视员穆晓东表示,未来,吉林省科协将持续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紧紧围绕科技小院建设,积极开展全方位科普服务活动,为推动科技服务“三农”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